臉部危險區域解剖學(Facial Danger Zones)中文版+Online Video 2021
安全執行美容手術,注射玻尿酸等填充物,操作雷射與非侵入性儀器
譯者 : 王正坤 院長
ISBN : 9789867364913
精裝/頁數:144
Pub Date :2021
力大圖書公司出版
臉部危險區域解剖學: 安全執行美容手術、注射玻尿酸等填充物、操作雷射與非侵入性儀器
美容醫學(Aesthetic Medicine)蓬勃發展,全世界各國醫師紛紛投入美容治療,相對上也導致醫療副作用、併發症與醫療糾紛增加。如何安全執行美容重建手術、注射玻尿酸等填充物、操作雷射與其他能量治療儀器,考驗著每位醫師。本書「臉部危險區域解剖學: 安全執行美容手術、注射玻尿酸等填充物、操作雷射與非侵入性儀器」,英文書名:「Facial Danger Zones: Staying safe with surgery, fillers, and non-invasive devices」,仔細呈現臉部大體解剖神經、血管與組織的相關位置,重點呈現解部學的3D立體結構,也就是加上呈現「相關深度」,這跟2D結構的平面式呈現,有所不同。每條神經血管的走向因人而異,但是每條神經血管從深層筋膜往上穿出到深層脂肪或肌肉層的位置有跡可循,變化較少。這種強調解剖相關位置與深度的醫學論文成為近期解剖學研究的主流。本書內容非常實用,值得推薦給醫師同仁閱讀。
正坤與本書作者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會長羅里奇醫師(Rod J. Rohrich) 於2019年一起參加在法國南方的摩納哥(Monaco)舉辦的世界美容醫學大會(AMWC, Aesthetic and Anti-aging Medicine World Congress)。然後,台灣力大圖書邀請我來翻譯羅里奇醫師 (Rod J. Rohrich)的醫學著作「臉部危險區域解剖學Facial Danger Zones」,真的是很特別的緣分。羅里奇醫師(Rod J. Rohrich) 是美國頂級整形外科醫師之一,發表900篇科學文章,50篇整形外科教科書的作者或合作著者,5部整形外科教科書的編輯或專著。
臉部手術或微整形治療,必須嚴防顏面神經的運動分支受損,造成肌肉麻痺,臉部左右不對稱。所以,必須充分了解每條顏面神經分支位置走向與深淺。在埋線拉皮時,除了小心顏面神經之外,還要預防顳淺動脈破裂、顴眶動脈破裂、橫面動脈破裂與腮腺導管破裂。注射尿酸等填充物時,必須防止臉部血管栓塞壞死與中心視網膜動脈栓塞的眼睛失明。使用雷射或其他能量治療儀器必須嚴防燙傷與凍傷,減少發炎後色沉澱、疤痕與壞死。